各教学单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全体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日常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面向日常课堂教学,促进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教办职成〔2024〕119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课堂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设置
1.竞赛分组。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设公共基础课程组、理工农医类课程组、文史财经类课程组等3个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就业与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不含思想政治类课程。
理工农医类课程组。包括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医药卫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类。
文史财经类课程组。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的专业类。
2.参赛对象。课堂创新大赛为个人赛。
我校在职教师(包括教龄2年及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校工作2年以上的在聘教师)均可参赛,曾参加2023年课堂创新大赛的教师,不再参加2024年本次大赛。
二、竞赛原则与内容
1.落实立德树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融入课程思政要求,贯彻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体现新技术、新规程、新工艺、新材料等的融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动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面向日常课堂。参赛课程应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且近一年内在日常教学中正在实施的课程。课程内容须按教学计划进行,不得弄虚作假,以反映参赛课程的客观真实性。课程设计整体完整,结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体现课程的主要特色。加强集体教研、集体探究,共同切磋教学技艺;倡导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学的深度参与,促进“双元”育人;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3.推动全员参与。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全部专业,促进全员提升。注重六个结合,即教学竞赛活动与创建品牌示范和特色专业相结合,与打造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相结合,与加强教学研究和培育教学成果相结合,与推进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与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和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相结合,与教师综合评价和评优评先相结合。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育人功能,促进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将知识技术的掌握与品德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公平公正。实行政策、指标、标准、程序、结果“五公开”。以更加公开促进更加公平公正,以更加公平公正激励教师更好专业成长。
三、竞赛组织与要求
课堂创新大赛分为院部竞赛与学校竞赛。
1.院部竞赛。各院部根据学校实际、专业特色与服务面向等,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课堂教学创新比赛或其他相关课堂教学活动。应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竞赛文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应制订参赛规划,按院部教师总数每年20%左右,规划安排部门教师参赛梯队,力争5年实现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
院部竞赛应切实面向日常真实课堂,以“进班听课”为主要模式进行。深入日常真实课堂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全面评教,充分体现对日常真实课堂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每个院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学校竞赛,每一位教师5年内只可以参加一次省级竞赛。学校竞赛具体名额分配如下。
序号 |
部门 |
名额 |
备注 |
1 |
水利工程系 |
1 |
|
2 |
土木工程系 |
1 |
|
3 |
机电工程系 |
1 |
|
4 |
信息工程系 |
2 |
包含1个公共基础课程 |
5 |
环境工程系 |
1 |
|
6 |
经济管理系 |
3 |
|
7 |
基础部 |
1 |
|
8 |
体育部 |
1 |
|
9 |
艺术部 |
1 |
|
10 |
创新创业学院 |
1 |
|
2.学校竞赛。包括“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现场竞赛、综合评定”等环节。
四、学校竞赛程序
(一)教学文件审核
对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参赛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不同章节的4个学时的教案等教学文件进行审核。
(二)视频初评
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的课堂视频进行集中评选。各部门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均须提供该节课(1个学时)完整的教学实录视频。相关要求为:
视频技术要求。课堂教学过程实录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参赛教师所讲课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拍摄(镜头移动能看到全班学生),时长40~45分钟。视频均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建班育人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个人信息等。采用mp4格式封装,视频录制现场需要固定张贴(或书写、屏幕显示)录制日期在视频录制始终可见位置。
(三)现场竞赛
教学文件审核、视频初评结果符合要求的,全部进入现场竞赛。现场竞赛包括说课程、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答辩。
1.说课程。参赛教师进行5分钟说课程,阐明参赛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着重说明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2.无学生教学展示。现场从参赛教师已提交的4节课中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进行10分钟的现场教学。
3.现场答辩。评委根据参赛教师表现及相关教学要求等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即时解答,时间约为5分钟。
在学校竞赛现场竞赛中,根据实际情况,公共基础课程组按照课程相同或相近同场次进行现场竞赛。专业课程组按照《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不是专业大类)同组同场次竞赛。
(四)综合评定
按照教学文件审核成绩占10%、视频初评成绩占50%、现场竞赛成绩占40%,进行成绩综合评定。
(五)奖励设置与推荐名额
1.奖励设置。学校竞赛的获奖等次为一、二、三等奖。
2.推荐名额。每组别成绩排名校赛前2名的教师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五、竞赛材料
(一)竞赛材料
1.参赛教师推荐表扫描件。
2.参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参赛课程完整的课程标准。
4.参赛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阐述在本门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成效等。正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不超过10张。
5.参赛课程的部分章节教案。以1个学时为基本单位,提交参赛课程不同章节的4个学时的教案(须有目录)。每个教案正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每件参赛项目的全部教案应按课程的章节先后顺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6.视频(文件命名:部门 组别 姓名)。
7.参赛推荐汇总表扫描件(附件2)。
(二)其他事项
1.参赛课程内容及相关材料价值导向正确,参赛项目是参赛者本人的教学成果,不得抄袭他人参赛项目。
2.参赛材料请上传到指定邮箱。未按要求上传提交参赛材料的部门,视同放弃参加竞赛。
3.除参赛教师推荐表外,参赛教师上传提交的其他所有材料中,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及学校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六、材料报送
参赛教师材料于9月14日前以院部为单位发送至邮箱。过期视为自动放弃。参赛教师材料标明“院部 组别 姓名”。
联系人:尹冬丽 王艳
电话:65821022
邮箱:jwc_1022@126.com
教务处
2024年8月28日